民国奇人小说 > 三国之星命 > 第196章 丶陈元龙的安排

第196章 丶陈元龙的安排

    。。。

    刘备和刘毅离开了陶谦的住所,回到了居住的客栈,与此同时,陶谦把印授予刘备的事情,城里都知道了,刘备也没有想到会有意料之外的人来拜访。

    “陈登陈元龙拜见玄德公。”

    “元龙不必客气,请坐。”

    陈登安然的坐下,双方都在互相打量着对方。

    刘备率先说道:“元龙此来所谓何事,陶公的事情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吧”

    陈登连忙起身答道:“陈登此来是代表陈家归顺玄德公,万望使君接纳。”

    刘备哈哈一笑道:“陶公把印授予备,但是备从来没有想掌管徐州何来归顺一说。”

    刘毅在一旁微笑着看陈登,有大才,却没有大志,也许这就是陈登困居徐州不能登上天下舞台的原因吧。

    陈登面带微笑的说道:“只是迟早之事。”

    刘备笑容微敛,漫不经心的开口说道:“陈家愿意投靠备,备当然是欢迎,元龙就这么相信备能带好徐州吗?”

    欢迎,欢迎个锤子,狡猾的老狐狸,陈登暗暗的给刘备下了定义,不行,得忽悠忽悠他才行开口说道:“如今玄德公您如果坐拥青徐二州,带甲之士将会有二十万之众,放眼天下,能与使君比肩者寥寥无几。幽州公孙瓒兵强马壮,但是为人刚愎自用,难成大事。冀州袁绍,四世三公,世家之人争相依附,手下能人辈出。然其如想争霸天下,首先就要解决幽州的公孙瓒,双方各有优势,胜负难以预料。就算一方胜出,也不是短时间之事,北边暂时不会有人对玄德公产生威胁。兖州曹操,胸有韬略,然而徐州一战已被玄德公打断了脊梁骨,没了锐气,没有个一年半载难以恢复,只能处于守势。豫州袁术,好大喜功,实乃草包一个。荆州刘表,单骑定荆州,也算有些本事,还有扬州刘繇,兵微将寡,不说也罢。徐州经曹操屠城之后,民心震动,玄德公您当首先出榜安民,鼓励百姓耕种,储备粮草军械,操练士卒。只需两年,兖州,豫州,扬州,荆州任选其一皆可攻之。只是登却不赞同攻击曹操,这几路诸侯中,曹操虽说实力差了些,但我看不透此人,这是一个为乱世而生的人,玄德公没有极大的把握最好不要碰他。”

    人才。虽然刘备知道陈登不简单,不过能有这番见解实属难得。刘备看向刘毅,想听听刘毅的意见,起码在刘备这陈登的一番见解是过关了。

    刘毅笑着点了点头,这种事还是不掺和了,就看刘备和陈登究竟在唱什么戏吧,之前陈登还一副要排挤刘备的样子,要作壁上观看看刘备想干嘛,怎么会变得这么快,这只是陈登的意思吗,要知道陈登现在可是代表的徐州世家啊,难道真的是拿到了印授就什么事都没有了,世家就都臣服了,真是搞不明白,那就让刘备他他们扯吧,反正能和平接受徐州是最好的情况。

    刘备笑着说道:“很好。元龙大才,可堪大用。你的来意我已知晓,等到备接掌徐州之时,还需元龙多多帮忙。”

    陈登连忙躬身拜道:“多谢主公。”

    看着离去的陈登,刘备暗自的思量着:这陈登怎么表现的如此乖巧,难道是怕自己杀鸡儆猴拿他们陈家难堪。既然愿意为己所用当然最好。虽然陈登这次来的目的刘备看不太懂,不过旁边不是还有明白人吗。

    “子昂,这陈登是要唱什么戏,我有些糊涂”,刘备疑惑的看向刘毅,这时候还得靠刘毅。

    “玄德公,随机应变吧,陈元龙不是省油的灯,不过他既然要带着陈家投奔我们,那我们就接受,能平和的接手徐州最好,管他们耍什么花样,咱对徐州就没多少所求的地方”,刘毅笑着说道,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,你有阴谋,但是有什么用,拿徐州的目的就没有想的那么复杂,随你们怎么折腾,反正到时候刘备刘毅一走,徐州世家闹腾也是折磨自己人,目前对徐州的安排刘毅还没怎么想好,不过有这些世家在,肯定不能把发展重点放到这里来。

    晚间,刘备刘毅带着典韦来到了曹府,准备试探试探曹豹,赵云没有跟着,让赵云和白袍军联络联络,但是典韦本来就是刘备的护卫,整天形影不离,保护刘备的安全,就没让典韦留在客栈,等在徐州办完事就该走了,曹豹带着一家老小在门口迎接,在众人的恭维之中开始了酒宴。推杯换盏,谈笑风生。气氛可谓是其乐融融。

    酒过三巡,曹豹对着门外使了个眼色,不一会一个妙龄少女翩然的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曹豹略显醉意大笑道:“玄德公,此乃某家的一位婢女,能歌善舞,特地出来为玄德公助兴助兴。”

    那婢女连忙来到刘备的面前,面带羞红的殷殷拜道:“小女子拜见玄德公。”

    曹豹在一旁观察着刘备的表情,看到在欣赏那婢女的美色,连忙笑道:“青儿,还不为玄德公斟酒。”

    名叫青儿的婢女娇羞的笑道:“玄德公,小女子为你斟酒。”

    看到那侍女靠了过来,刘毅也连忙回了回神,这是在用美人计吗?怪不得古今多少英豪全都栽在了这上面,不得不说曹豹的这个婢女真是美若天仙,不然曹豹也不至于单独把她叫出来,刘备这家伙可没有享受过这种艳福,不会受不了诱惑吧。

    “玄德公,酒还是少喝,当心醉倒”,刘毅开口提醒道,一语双关告诉刘备,一定不要迷醉在曹豹的温柔乡里啊。

    刘备回过神来,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,笑道:“曹将军,可否遣退下众人,我有话想单独和你聊聊。”

    曹豹连忙笑道:“你等听见玄德公的话了吗?还不退去。”

    等到众人离开,大殿之上只留下了曹豹,典韦和刘备,刘毅四人。

    “玄德公有事尽管开口,徐州一战,还没有谢谢玄德公救了在下的性命呢”,曹豹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该吃吃了,该喝喝了,美人也欣赏了,也该说点正事了。

    “举手之劳,将军让你婢女出来,是想用美人计诱惑备吗?”,刘备笑着说道,脸上看不出一点怒意。

    但是曹豹不敢确定刘备有没有生气啊,面色大惊的说道:“玄德公不要误会,这婢女是家中最得意的全才,喝酒赏月,怎么能没有美女助兴,完全没有别的意思”

    这刚刚吃了败仗,幸好陶谦死翘翘了,这时候没有会算账算到曹豹头上,刘备就莫名其妙的得到了印,这让曹豹怎么办,思来想去,还是决定看刘备的反应行事,如果两人谈的可以,归顺刘备也没什么,反正刘备不可能一直待在徐州,青州还有很多事处理呢。

    “行了。”刘备摆了摆手,脸上的笑容敛去,面色严肃的说道。

    曹豹心中有些忐忑了,这刘备什么意思,大晚上的跑到家里来,刚刚吃喝玩乐不是挺好的吗,这会儿怎么成这样了,难道刘备看上那婢女了。

    曹豹试探着问道:“玄德公坐拥青徐两州,天下可期,身边也没有几个佳人伺候,自古美女配英雄,不如这婢女就送给玄德公如何”

    刘毅真是看的目瞪狗呆,这曹豹人才啊,放到以后的社会上,绝对能混的人模狗样的,但他不了解刘备这人,婢女这东西,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收下呢。

    刘备摆了摆手,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典韦,突然发现典韦如今快要近三十岁的人了,至今单身一人。身为自己的近卫头领,刘备这个当老板的不能光想着自己享受。其实刘备还有个更深层的想法,那就是尽量不要和这些世家牵扯上关系。

    “曹将军,你的意思我已明白。这位是我的护卫典韦,堪比古之恶来,不如就将你的婢女送给他如何,正好我这位手下没有结亲纳妾呢”,刘备笑着说道,这一趟来就是想试探试探曹豹到底什么态度,陈登的一顿操作真是把刘毅刘备秀懵了。

    “这。。。”曹豹看了看典韦,他并不是嫌弃典韦的长相,只是先前想好的是刘备,想和刘备搞好关系,那还有什么比送女人更快的吗,怎么这会儿变成是典韦了?

    刘备看到曹豹犹豫不决,开口说道:“曹将军知道护卫是什么职务吗?恶来可以说是我最信任的部下,我的身家性命都托付于他,你把婢女送给了他,我能亏待你们曹家吗?”

    看到刘备面色阴沉了下来,曹豹只好泱泱的说道:“典将军勇猛难挡,这婢女能跟着将军,那是她修来的福气。”

    看到曹豹还有些不情愿,刘备安慰道:“曹将军放心,有典韦在,无人会让曹家受委屈,等到徐州安定下来,这次备来徐州待不了多久,以后的徐州还需要人来打理”,刘备开始明目张胆的暗示,反正这种东西空口无凭,不用白不用。

    “玄德公放心,曹豹一定会为您打理好徐州,给您一个稳定的大后方”,曹豹有些激动的说道,表忠心表的很随便。

    刘毅真是有些看不懂了,刘备这是操之过急了吧,要了人家婢女没关系啊,婢女谁没有十个八个的,古代就是这样,就单单凭借这。就能相信曹豹让曹豹为他效命,也太唐突了吧,再说这曹豹答应的这么爽快,真是不像是真心实意的归顺。

    “好,好啊,那我们就先告辞了”,刘备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然后曹豹送了一段距离,刘毅刘备典韦等人就离开了。

    在刘备走了后,曹豹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。

    “刘玄德啊刘玄德,徐州世家岂是这么容易搞定的,真是不知天高地厚,除非你一直待在徐州,不然徐州不还是我们的”,曹豹想起之前陈登召集他们这些大世家说的话,不禁露出来了笑容。

    “玄德公,事情太古怪了,我感觉一切都太顺利了,就像演给我们看一样”,刘毅摇了摇头,无奈的说道,陈登绝对有问题,陈家这么大的世家,用得着投奔刘备吗,青州才是刘备的根基,他不可能不知道,而且曹豹此人虽然菜了点,带兵差了点,但是也不至于这么的和善吧,对,就是和善,要什么给什么,一点脾气都没有。

    “子昂啊,他们想要表面的和平,我也想要表面的和平,这是官场学,你还年轻,可能不懂啊”,刘备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那些世家什么心思刘备也有些猜测,不管如何,双方都能达到目的就行了,管那么多干嘛,徐州刘备也有自己的考虑,所以不太在乎这些虚的,你想玩就陪你们玩玩。

    刘毅有些发现事情的棘手了,世家的难缠程度远远超乎刘毅的想像,其实原本在南北朝的时候,世家大族是牛气冲天,但是到了唐朝就没落了,所谓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说的就是这个现象。

    比如唐朝的西厢记,虽然是虚构的,但是崔莺莺的原型是北方大族博陵崔家,如果不是家道中落,怎么也不会和张生这个平民扯上关系的。刘毅细心考虑了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世家大族的没落呢?

    突然想到科举制,是它让平民子弟有了上升的阶梯,正所谓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,然后这一波奋发图强的老实孩子就把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给干掉了。这是一个在直觉上很合道理的解释。世家大族应该是因为科举而没落的,但干掉他们的元凶不是平民子弟,而是科举制发挥的另外一种作用,这个就有意思了,你想,科举就是考试,考试就需要读书。而在唐朝的时候,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读书条件的,你至少得有钱有时间。唐代虽然有了雕版印刷术,但多数是用在宗教领域,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线装书,而且教育也没有普及,所以书籍和老师都是稀缺资源。当时可没有几个平民子弟是既有钱买书,又有时间读书的,平民子弟和世家子弟之间掌握的教育资源差距太大了,所以如果仅仅在考场上争夺,怎么可能干掉世家大族,整个唐代四百多位宰相,科举出身的只有50%,其中完全平民出身的人也就50人左右,比例是很低的。而世族之中的崔家,一门就出了32位宰相,这崔家就是崔莺莺那个崔家。那么,既然权力依然在世家大族手里,他们又是怎么没落的呢?答案还是科举。

    科举制的本质,其实不是给天下人一个公平晋升的机会,而是让天下人自觉进入到这个由国家掌握的系统中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有的考生都变成了“天子门生”,状元都是皇上钦点的,这个权利在皇权手里。

    魏晋南北朝的时候,世家大族要维持自己的权力基础其实成本挺高的,至少你得是当地的大地主,能掌握很多人,而且能组织起武装力量,还得维系当地的人员关系。他们是凭借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和皇权来对抗,所以才牛嘛。

    但是有了科举之后,世家大族获得权力的途径就简单多了,他们读书,有钱请老师,再走点关系,很容易就能进入国家的政治体系。

    人总是会走那些更好走的路,但是忽略那些付出的代价。

    唐代搞科举,时间一长,世家大族渐渐的放弃自己在地方上的权力基础,全部举家跑到长安去了。最终的结果,公元905年,后来的梁武帝朱温攻进长安,在黄河边一口气杀掉了30个世族的高官,世族这才真正的没落,你说这些人不能跑吗?他们在长安住惯了,他们祖宗在地方上的根基已经丧失殆尽了,往哪儿跑啊。

    南北朝的时候,朝廷和世族是合作和对抗的关系:要么你好我好,要么你死我活。而隋唐的办法是让世族进入自己设计的权力制度,让他们慢慢的丧失权力的基础。所以,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声势夺人的权力,其实都有一种基础,基础一旦丧失,权力就非常脆弱

    刘毅虽然知道科举制这种东西,但现在根本不敢拿出来,没有没用啊,你一个青州实行有什么用,全天下又不认可,时机还没有到啊,世家的问题估计还要头疼很长世家,真是无奈啊。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minguoqiren.info/xs/7025/3347104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inguoqiren.info。民国奇人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inguoqiren.info
江唯林南烟大唐扫把星